3年拿下超百亿融资,90后医疗创业者时代到来
来源:投资界 发布时间:2023-12-18 13:07 作者:投资界 阅读量:6085
90后们,正大举登上医疗创投的历史舞台。
这一年多以来,包括邦邦机器人、磅策医疗、博志生物、迪视医疗、恩泽康泰、富伯科技、芙迈蕾、辉大基因、剂泰医药、普瑞纯正、深纳普思、深势科技、图湃医疗、曦健科技、芯宿科技等一众创新企业拿下了数千万甚至数亿元的新一轮融资。而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元素,就是创始人均出生于1990年以后。
与2015年前后*批90后创业者齐聚TMT领域并享尽高光时刻不同,医疗行业由于相对高壁垒、重经验等原因,入局门槛更高,所以90后医疗创业者直到现在才逐渐崭露头角
“我见到的很多90后医疗创业者拥有全球化的视野与极强的学习力。更关键的是,他们与前辈们一样——非常拼。”君联资本执行董事戚飞告诉动脉网。
在经纬创投投资副总裁薛明宇看来,从新一代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创始人们,得益于良好的教育背景、人生履历,他们更不容易设限。
“90后创业者伴随着互联网产业成长,信息接触比较充分,决策前会充分调研,更加理性。同时在商业化领域,网感强,善于运用新渠道、新技术、新打法。”凯乘资本创始合伙人邹国文表示,“他们的成长曲线非常陡峭。”
正是凭借扎实的知识积淀和敏锐的商业嗅觉,90后医疗创业者才得以缔造一个又一个现象级公司,且身后已云集了BAI资本、博远资本、DCM中国、高瓴、红杉、经纬、君联资本、联想创投、启明、水木创投、夏尔巴投资、源码资本、远毅资本、长岭资本、真格基金等明星机构,以及百度、美团、腾讯等巨头。
毫无疑问,90后医疗创业者们正在成为行业创新的中坚力量。
投身产业化大浪潮,
90后医疗创业者崭露头角
7月12日的香港,正值盛夏,室外温度超30℃,天气十分炎热。虽然顶着高温,仍有不少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投资人、券商和企业人士前往中环德辅道中19号17层——这是港交所的所在地。
他们此时要见证的,是一家明星企业的IPO——毕业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王宁在创业9年后成功敲钟,这代表着其耕耘的健身平台Keep正式上市。一时之间,Keep的商业崛起史被媒体广泛报道,而创始人王宁90后的标签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不少行业人士坦言,90后创业者正接棒70、80后,真正开始站上新商业的历史舞台。
动脉网也观察发现,在医疗创新这一垂直领域,至少已有50位90后企业创始人:他们与王宁一样,往往在嗅到行业机会后,会不顾一切投身其中,并持续带领企业走向成功。
例如出生于1990年的夏雨青,其在2021年时敏锐地观察到医美器械行业正在发生的底层演变,便毅然选择在该领域创业。
“医美光电器械行业属于多学科交叉整合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夏雨青告诉动脉网,当时国内正规医美机构所使用的中高端医美光电设备几乎为进口产品,占比高达80%以上,处于垄断局面。“但其实,国内相关技术和人才已经具备,政策也在支持,高端医美器械领域的国产替代箭在弦上,加之国产设备成本优势的凸显,这必定是一个蓝海创业的机会。”
面对机会窗口,敢想敢做的夏雨青躬身入局,他携手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王国鹤,于2021年在苏州成立了芙迈蕾。
公司成立后不久,夏雨青发现,创业的想法很性感,落地却很骨感。无论是研发进展、质量体系的把控,还是公司的日常经营与管理,作为创始人都需亲力亲为,工作量非常大。
创业有多忙?就在动脉网与夏雨青邀约访谈的头一天,他正在接待三家行业*VC,到晚上八九点送完投资人后,又与研发人员到公司进行设备的系统调试,搞到凌晨一两点,睡了五个多小时后又到正在进行新装修的办公区监工。而这,只是创业后日常的一天。
“昨天还在与投资人、大专家侃侃而谈,今天就过来‘工地’当包工头,创业的感觉确实很魔幻。”夏雨青笑言。
尽管创业的过程很琐碎,但目标却很*。在夏雨青看来,很多事情想归想,但最后能不能做成,要用结果来说话。“一旦创业,实际上是没有回头路的。”
为此,芙迈蕾坚定聚焦高端医美设备领域,在此基础上做好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专利布局及商业化落地。持续的积淀带来了不错的结果,就在今年2月,芙迈蕾旗下的智能水光机-ForeShine成功获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顺利开启商业化,在2023年Q2季度就销售超百台;5月,芙迈蕾核心产品“ForePico皮秒激光治疗仪”已完成注册检测,检验报告显示产品性能参数完全不亚于进口同类产品,并于近期正式获得NMPA注册受理。
面对未来发展,夏雨青认为一定要树立宏大伟愿,公司才能走得更远。针对此,芙迈蕾会做更大投入,进行更多探索,真正做出国际上没有的、基于本土特色的高端医美产品,从而推动行业发展,帮助更多求美者变美。
与夏雨青一样,狄赛生物创始人、90后的林贤丰也有一个宏大目标——让动物细胞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从而返老还童,逆转细胞的衰老退变。于是,作为浙大医学院骨科学博士和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特聘研究员、骨科主治医师,他与导师、我国知名微创脊柱外科专家范顺武教授共同创办了狄赛生物,专注于去免疫原性的脱细胞生物材料在组织损伤和再生修复方面产品的科研与产业化。
这并不容易。背后的原因在于,当下再生医学仍是一个十分前沿的技术领域,很多技术路径仍有待验证,并需从零做起。但林贤丰认为,做科技创新型企业,就是要有想象力,才可以发现更多可能。目前,得益于团队的持续突破,狄赛生物*骨修复产品已提交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申报。
1991年出生的微构工场副总裁欧阳鹏飞,也是在敏锐地嗅到合成生物学正经历产业化的关键时刻,于是决定选择加入到行业的创新中。
“读书的时候我就一直对生物学感兴趣,后来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完成了博士学位,合成生物学及生物化工领域进行了近10年一线研究,发表并申请多项SCI论文及发明专利。”欧阳鹏飞告诉动脉网,其博士导师是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陈国强教授,后者在科研生涯中积累了大量合成生物技术以及PHA生产工艺的经验,也申请了一系列专利。“与模式创新不同,技术的创新需要更多时间的沉淀,非常感谢陈教授的积累,微构工场才能够顺利推进PHA在生物医用材料应用的一系列研发工作。”
具体来说,微构工场通过细胞工厂生产生物医用材料PHA,具备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可用于软骨组织工程、口腔修复膜、食管组织工程、人工心脏瓣膜等领域的医用材料应用开发。在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监局联合开展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中,微构工场的PHA生物医用材料成功入围,揭榜这一国家级创新任务。
除了夏雨青、林贤丰、欧阳鹏飞外,在动脉网梳理与访谈的90后创业者中,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在敏锐嗅到行业的潜在变化与有了助推技术产业化的远大发心后,毅然决然投身到创新的大潮里,并深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数字健康、生命科学多个方向。其中,医疗器械与数字健康占比最高,二者合计占到总体90后创业项目的近70%。
浪潮奔涌下,敢想敢干的90后创始人已活跃在医疗创新的各个角落。
勇闯医疗创新“无人区”,
直面挑战与解决挑战
创新创业的路上往往布满荆棘。而对于经验相对缺少的90后创业者而言,挑战更是只多不少。
“创业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是找到适合的人。”90后的深纳普思创始人、COO邱雨薇告诉动脉网,“因为对年轻创业者来说,在行业待的时间并不长,人脉相对欠缺一些,如何找到志同道合,且对创业富有激情的伙伴确实是一大考验。”
针对这一问题,每一家企业都给出了自己的解法。
1989年出生的芯宿科技创始人赵昕告诉动脉网,为了招聘到想要的人才,团队每次都会竭尽全力去到线下跟候选人深聊。有一次为了能在应聘者下班时与其能一起吃个饭、聊下天,赵昕与另两位创始人吴丹博士、董一名博士在一次会议刚结束时,三人立刻从苏州驱车超200多公里奔赴南京,与应聘者畅聊之后,三人深夜又开车返回苏州。
除了拼劲和对人才的重视,富伯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孔令杰则向动脉网提到了诚意的重要性。2021年时,孔令杰正不停地去寻找适合公司发展的科学家,因为地处北京,所以*是清华、北大、北航、北理工等院校。
经过一个朋友推荐,孔令杰认识了清华大学一位做相关领域研究的教授。“因为老师有很多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时间特别紧,并不是随时都能约到时间。正巧有一个时间合适,可我当时刚因消化道疾病住院第3天,医生不让外出。没办法,我就拔了留置针,签了一份自愿临时出院的声明去和老师*次见面。半天的时间里,与老师交流了我对这个细分市场的理解,谈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规划。最终达成了我们之间的合作,从而为公司找到了一名非常合适的优秀科学家。”
招人之后,更难的还在留人和人才管理上——90后由于缺乏足够的资历和经验,如何凝聚团队成为普遍的短板。
对此,微构工场副总裁欧阳鹏飞认为,由于合成生物学领域聚集的往往都是高知人才,与传统偏严格的组织架构和绩效管理相比,创新型的合成生物学企业想要高效发展,就更需要用一个共同的愿景、目标、价值观去凝聚共识,去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和想象力。“客户*就是团队*的共识。”欧阳鹏飞说,“对新技术要有信仰,对市场更要有敬畏之心。”
深纳普思创始人、COO邱雨薇也有同感,她表示,从创业*天开始,深纳普思另一位90后创始人、CEO王智华博士就给公司设立了一个非常大的期权池,以希望当公司走向成功时,能给每一位为公司做出贡献的员工以真正可见的回报,并在公司营造了良好的尊重技术的氛围。
此外,公司的文化与愿景也是引人、留人的重要因素。邱雨薇提到,作为一家致力于研发、制造人工智能赋能医疗级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数字化慢病管理算法平台的创新性技术企业,深纳普思所处的赛道是慢病管理和AI的结合,公司的愿景是通过技术提供普惠、有效的慢病管理手段真正提高慢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创始人坚持“做正确的事”。这样的愿景让志同道合的员工能感同身受,因此深纳普思也更能凝聚年轻人。
当然,在医疗创新的“无人区”探索,研发挑战亦不可避免。对此,邱雨薇告诉动脉网,“创业公司普遍具有的一个优点就是,我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天都在自我迭代。比如团队会经常去拜访优秀的企业,学习他们的经验,以学习市场上或者科研领域最新的一些技术,把它融入到我们的产品设计开发中。”
一个可以佐证的例子是,在此前一段时间,深纳普思的核心团队会在长三角与珠三角进行day trip,从早到晚开着车去友商、供应商、优秀的工厂等拜访,在交流的过程中快速的学习、提取知识和建立认知。在邱雨薇看来,技术型的公司其实离产品很远,对如何将技术转化成一个能够被可制造的产品的理解是不够的,所以需要大量的看和学习。“一旦认知不够,可能最后导致团队在闭门造车。”
富伯科技CEO孔令杰也表示,当下他们所处的智能康复外骨骼领域,亦尚无对标学习的对象,只能靠自己去学习和探索。“因此,解决问题一定要小步快跑,不要总停留在思考层面,先做,如果合适,可能运气比较好,如果不合适,也没关系,抓紧时间调整,再继续往前走。从创业开始到现在,我基本上每周工作时间都是 100 个小时。”
研发之后,紧随而来的便是商业化的挑战。“创新研发和商业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逻辑。”芯宿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董一名告诉动脉网,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跟一些成熟的大公司对标,去做出明显的区隔和差异化,这个差异化恰恰是客户可能最关心的问题。“做商业化的过程要有心理预期,大概会面对怎样的困难,以及客户有怎样的需求。除了解决基本问题外,还要关注客户的潜在痛点,保持开放的心态多去沟通,逐渐就能理顺。”成立仅两年多时间,芯宿科技的商业化开始启程,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的短链CMOS芯片已流片成功。
不难发现,基于大量学习与快速迭代,勇闯医疗创新“无人区”的90后创业者们逐渐解决了招人、管理、研发与商业化难点,取得了更多成绩,也吸引到资本的关注与押注。
3年获VC/PE超百亿投资支持,
向未来持续探索
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开始出手90后的医疗项目。
据动脉网不完全统计,90后创业者参与创办的医疗创新企业,总计在近3年间获得了VC/PE超80起融资,融资总额逾百亿元人民币。
从出手的投资机构来看,这些90后医疗创新项目背后更是囊括了经纬创投、源码资本、腾讯、五源资本、BAI资本、纪源资本、红杉中国、水木创投、高瓴、夏尔巴投资、启明创投、深创投、BV百度风投、君联资本、长岭资本等一众知名机构。
90后医疗创业者频频获得融资背后,资本究竟看重他们什么?
“相比起很多医疗产业的前辈而言,90后们产业经验会欠缺一些;但是年轻也会更灵活一些,更有想象力,更敢想、能说和敢干,迭代能力更强,爬出坑的能力更强,固有思路和包袱会更少,跨学科能力会更强。”天超资本管理合伙人王玥月告诉动脉网,“这是他们获得资本青睐的重要原因。”
在经纬创投副总裁薛明宇看来,简单、直接也是90后创业者获得押注的重要特质。他至今还记得与微元合成的90后创始人、CEO刘波*次见面的场景,两个人在深圳蛇口的希尔顿酒店聊了4个多小时。“他穿了一件T恤和一条普通的长裤。整个交流节奏非常的快,也十分to the point,完全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非常符合90后创始人敢想敢干、‘all in一切’的闯劲。”
拿下融资后,多位创始人也表示,VC/PE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给予的重要助力。
“当时选择水木创投,对富伯科技能走到今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富伯科技创始人、CEO孔令杰告诉动脉网,“那个时候我们公司还没有正式员工,只有一个技术能够展示和一个未来规划可以讨论。但水木创投看准了我们的创业方向,他们有孵化器,有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还可以为我们配产品经理、配法务、配财务、找专家,使得我们能一步步走到现在。所以*个种子或者天使投资人,一定要找那种真的是带有非常好资源的人,能够陪伴项目发展的机构。”
“90后的创业者在一开始的时候是需要有投资人在前期给他一些陪伴的,当他遇到一个事情,比如招人开多少薪酬、股权给多少等,投资人能基于过往经验给予一些指导。”水木创投董事总经理颜祎告诉动脉网。
以水木创投投资的图湃医疗为例,作为创始人,90后的王颖奇是典型的从学校走出来的创业者。“当年颖奇*次向投资人讲PPT,就有些紧张。但他非常认真和较真,比如说像融资这件事,他就会走入一个比较好的自我迭代和循环的模式中去,会关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此外,我跟颖奇一起面试过一些40多岁的候选人,交流下来,大家都认为这个CEO是比较谦逊的,有很强的包容心,能够一起共事。”
帮助图湃医疗顺利拿下近3亿元最新一轮融资的凯乘资本创始合伙人邹国文对此也表示,“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有几个点:一是他的坚毅和执着态度,遇到困难不抛弃,不放弃,表现出了超出同龄人的心力。二是他的专业能力,某一次面对业内*投资人与*产业机构的路演中,通过扎实的专业知识,*hold住投资人的提问,产品也获得了认可。三是关键时刻,能理性审时度势,接受专业建议,决策果断,同时留有足够的弹性和备选方案,表现出了成熟企业家的潜力。”
从上不难看出,在更为紧密的协同中,90后创业者们与投资机构们互相成就、彼此共赢,这也带动着项目持续向前:根据动脉网的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60%以上的90后医疗创业项目迈过种子期,走到了A轮及以后。其中,C轮及以后的项目也达到了18%左右。
在VC/PE的持续助力下,更多的90后医疗项目正不断地迈过成长期向成熟期跃进,甚至走到上市前夜。
世界永远属于年轻人
“2002年,马斯克创办了私人航天公司SpaceX,那年他31岁;2013年,张锋教授创立基因编辑公司Editas Medicine,那年他31岁。”经纬创投投资副总裁薛明宇告诉动脉网,在硬核科技领域,从来不缺乏年轻人。
在薛明宇看来,年轻创始人往往具备一些优秀的创业特质。
·一是不给自己设限,特别是在新一代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创始人,他们的教育背景、人生履历使得他们更能接受风险,且有闯劲。
·二是十分好学,尽管在一些领域缺乏经验,但年轻创始人的学习意愿和能力很强,并常常有定义一个新领域的勇气。
·三是谦逊和有领导力,作为一个真正的创始人,关键的一点是要能够凝聚一个团队,很多年轻创业者在博士阶段已经开始尝试管理十几个人的小团队。
·四是年轻创业者身处一线,离战场特别近,能听见炮火声,让研发能跟着一线走。
“未来以医疗创新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公司,会延伸两条路径,一种是拥有丰富经验的大专家与科学家,搭配同样阅历丰富的管理层一起做出了不起的公司,比如百济神州;也会有另外一种类型的,比如像恩和生物、微元合成这类,由年轻创业者主导,去重新定义一个全新领域的企业。”薛明宇表示。
当然,君联资本执行董事戚飞也坦言,不管是80后创业者还是90后创业者,行业对他们的评价标准不会有任何差别。“所以要注意,里程碑是创业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事情。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会与行业进度做对比,而不会因为创始人是一个年轻人,企业就可以慢一点,允许他们多走弯路。”
另外,90后创业者很少经历过社会“毒打”,缺乏社会经验,因此需要有一个时间窗口期。“在这个过程去看他的学习能力和拼劲,通过一段时间观察之后,若他真的把企业带跑起来,那公司很有可能会成为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了。而如果不行,就考虑是否换一个CEO。”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表示,“在管理上不要优柔寡断,要更杀伐果断一点。很多从高校出来的这种技术背景的创业者,他们这方面可能稍微有所欠缺。”
“希望90后创业者保持谦逊与空杯心态,多和有经验的产业大佬、投资人等业内资深人员成为朋友,获取多视角专业建议,把握好融资和发展节奏。我们也期待着90后创业者凭借技术改变生活的信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能够给医疗产业一个新的面貌。”凯乘资本创始合伙人邹国文表示。
不可否认,在医疗创新征途中,这些踏入无人区的90后创业者有的可能会乘风而起取得巨大成功,有的也可能遭遇险滩急流或失败,但这些其实都不重要——浮浮沉沉之间,无论是曾经或正在台前的60后、70后与80后,亦或是当下的90后,未来的00后,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代际观察只是窥见行业变革的一个切面,并不是要对一代人褒与贬。
因为只有当把视角放到整个产业创新的大历史中时,才能发现创新的拐角处,永远不变的是那些永不言弃、勇敢逐梦且一直年轻的一代又一代。
这也是创新征途中最宝贵也最性感的注脚所在。
* 注:本文图表的数据源因统计样本有限,与实际情况或存在较大误差。因此,图表结论展示仅做参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站点精选
- 声明
- 安然纳米发光体—胡感:我们也许改变不了这个世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行首次出舱活动,预计约
- 2022服贸会开幕 京东企业业务分享大中小
- 农业农村部:抓好农业防灾减灾突出实效用足用好
- 博闻科技上半年净利增长77.17%水泥粉磨站
- 特斯拉在北京建成100座超级充电站,车主平均
- 苹果AppleWatchSeries8将有新
- 和讯曝财报丨泛海控股2022上半年总营收39
- 华为PC应用引擎开启尝鲜招募:号称“电脑上的
- 柯利达:2022年半年度净利润约-2906万
- 东宝生物:“胶原+”战略实现突破营收净利双双
- 威尔士健身房刚办卡就关店?上海阿姨无语:故意
- 天风证券给予立讯精密买入评级
- 圣农发展获开源证券买入维持评级:近期获8份券
- PVC改性剂行业迎重要机遇期日科化学上半年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