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r
ad1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耐心把控细节,为高楼大厦夯实数字化基础上海技能人才摘金启示录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23-10-27 22:14   作者:东方网   阅读量:7643   

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项目金奖获得者陈冬梅。 本报记者 张伊辰摄陈冬梅爱旅游,别人看的是风景,她却关注沿途建筑的边边角角:地下室的管线排布,建筑功能布局……这样的独特视角源自她的职业——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字中心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工程师。“我的工作,就是利用BIM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和虚拟建造。简单说,就是在电脑里先盖一幢虚拟的大楼,规避实际建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上,陈冬梅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项目中摘得金奖。这次参赛经历对95后陈冬梅来说,是一种肯定和鼓励,又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希望未来能参与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建筑作品,在城市中拔地而起。”

马蹄形屋盖从纸面落为现实

静安区石门二路山海关路交叉口的现代建筑设计大厦,陈冬梅的工位位于12楼。埋头在工作中的她并不显眼,电脑屏幕下方贴着的7个表情包贴纸和桌上的小黄鸭显出这名年轻女孩的内心,座椅的记忆棉坐垫由于长时间使用,回弹力已略显不足。在同事们眼中,陈冬梅有些特别,性格内向的她会在附近的静安雕塑公园看着梅花的线条思考、联想;她也曾花2小时从单位步行回家,一路观察沿途风景与建筑。打开BIM软件,陈冬梅像是变了一个人,左右两个显示屏切换自如,项目中管线、幕墙等细节梳理得清清楚楚,一坐就是数小时。“耐心细致、沉得下心,对于细节的把控是陈冬梅的优势”,陈冬梅的教练、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字中心副主任王万平毫不吝啬对弟子的夸奖。陈冬梅来自贵州,相继在广州和上海求学,在上海师范大学就读工程管理专业期间,第一次接触到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当时看到立体画面便被深深吸引。该技术并非工程管理专业的主修课程,她通过参与各类比赛不断学习与提升,曾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比赛,获得一等奖。进入单位,陈冬梅有了更多实践机会,电脑中存着上海国际马术中心项目的BIM模型,这花了她两年的心血,也是她最为珍贵的一段经历。黄浦江畔世博文化公园区域内,上海国际马术中心的屋盖呈现出异形双曲面造型,传统的二维设计已无法完成如此具有挑战性的设计任务,概念方案如何呈现?设计的内容如何建造?只能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上海国际马术中心项目马蹄形状的屋盖,给观众宏大的第一印象与开阔的观赛视野,但也为钢结构屋盖施工带来挑战。异形构造要用到多达2万多件钢构件,高强螺栓施工约3.65万套。”彼时,陈冬梅在华建集团科创中心参与全程的驻场设计,建筑信息模型就像设计信息交互的枢纽,及时链接各参与方,借助BIM技术可视化等特性,使参建各方的决策更有依据,沟通更加直观、高效,减少了大量的隐性协调成本。不断与前期设计、施工模拟等团队及时衔接,兼顾土建、幕墙、机电安装等工种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陈冬梅学习掌握了把控时间、关注实际应用等多个细节,也在BIM领域不断成长。这些年来,她先后参与上海迪士尼乐园玩具总动员主题酒店、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竹藤馆、上海纽约大学等建筑的BIM设计和应用。

回顾此次获奖,陈冬梅认为是幸运与努力双重因素。王万平介绍,训练期间陈冬梅仍有多个重点项目的生产任务在手,但她每天仍会坚持至少4小时的训练时间。如今越来越多建筑采用“工厂预制构件,工地现场拼搭”的建设方式,此次比赛增加“预制构件协调分析”的要求,这对选手来说也是新的挑战。“这个子项专业性强,需要选手在赛前吸收大量专业知识。”对此,王万平找各类项目图纸给她练习,确保训练样题的多样性。“每场比赛的时间在3至4小时,都是从第一秒不停地画到最后一秒。”陈冬梅回忆,项目比赛分为3天进行,分别是结构建模、建筑建模和协调整合。任务量大,也因为这个比赛非常贴近真实岗位情景,考验选手对资料和需求的分析能力,需要短时间迅速地在脑海中勾勒项目框架,同时准确估算每个任务工作量,合理分配比赛时间,在众多任务中排列优先级,确保完成度和准确性。经过3天比拼,陈冬梅成功摘金。“陈冬梅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为弟子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之余,王万平也很感慨。如今,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等新技术职业的考核、晋升、评价体系进入正轨。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又有明确的职业晋升路径,这让陈冬梅对未来职业发展更有信心。“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自己很乐意为建筑业数字孪生和智慧城市做一些基础性工作。”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