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追梦人李宏亮:乡村赋予土陶新的生命
来源:国际商业网 发布时间:2021-10-15 22:41 作者:国际商业网 阅读量:4540
柴飞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土陶第四代传承人创建的农家乐,一池荷花在这里悠闲地绽放。他用艺术与大地对话,用美学的古朴和朴实描绘自己最初的内心。
陶器是非常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制陶技术。它以自己独特的造型和鲜明的凸花装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和明显的时代特征。
“土壤是一种非常纯净的东西。”李洪亮在他父母的陶器制作中与土壤结下了不解之缘。20世纪90年代初,大学毕业的李洪亮毅然决定回归家族企业,“野佬陶艺工坊”的成立让他投身于陶瓷艺术研究。
从土里土气的泥土,到窑里跳跃的火焰,再到沐浴在火中的陶艺作品,李洪亮用双手将陶艺——土与火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陶瓷来自你脚下的泥土,每一块都可以做成陶瓷。不同的土壤形成不同的风格。”李洪亮对陶器保持着无限的热情,几十年来潜心创作和思考,在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逻辑,也在《小令》中找到了新的创作灵感。
李洪亮认为,陶器含有泥土对人的情感。他将物质与情感有机结合,用当地的泥土做罐子,用客人家乡的树枝做把手,创作出了打动人心的作品。“当人们来到这里时,我不想让他们只拿走一个茶壶。我希望他们能找到更深层次的联系。”归根结底,陶器是人类创造的艺术,是人性化的。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泸州土陶丰富了蜀山区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也受到大众的认可和喜爱。蜀山区通过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发展的宏观建设,不仅为泸州土陶的发展创造了环境,还通过组织校园学习活动,创造非遗传承人与大众的联系,汇聚多方力量,推动非物质文化和岭南文化旅游的发展,推动文化深度融入乡村振兴。
扎根小令南,创作乡村题材,着力打造李陶艺学习基地,通过系统教学,为泸州陶艺“下一代”打下良好基础。“文化传承是一件大事,需要政府、工匠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李洪亮在泸州土陶的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生很短,能有二十多年从事愉快的爱好,这是我引以为豪的。”因为热爱,对陶器的创作和学习往往使李洪亮的内心达到一种满足的状态,这可能就是工匠的心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站点精选
- 潇洒大爷喜提786万元大奖
- 承接理财替代需求鹏华“固收+”新基金正在发行
- 终于来了!首批跨境理财通产品最快10月上架多
- 10月14日国内黄金期货涨1.36%
- 减税费、增信贷、培优企业为中小企业发展保驾护
- “黑黄金”碳纤维高景气来临投资风口确定了吗?
- 购448注彩票获奖金780多万元
- 彩民获557万多元大奖
- 礼金攀升、婚礼繁琐“婚礼黄金周”有人欢喜有人
- 征信“断直连”势在必行助贷展业模式迎变革
- 信贷投放力度料加大货币政策工具发力空间足
- “十一”黄金周新华联四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5
- 黄金周广深房企花式捞金二手房冰封态势难逆转
- 国庆走访四线楼市:售楼处“空荡荡”回款节奏慢
- 10月11日国内黄金期货跌0.42%
- 布局低风险理财工具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抱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