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r
ad1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

美特斯邦威周成建回浙江了,辜负了上海什么?

来源:证券之星    发布时间:2023-07-28 12:26   作者:证券之星   阅读量:8056   

01

当年楚雨荨的这段台词可是火爆全国:

「今天,端木带我去了美特斯邦威,挑了很多衣服和鞋。站在镜子前,我都不知道里面那个女孩子是谁。」

但台词里三个主体的经历就有点惨了,一个受伤,一个退圈,还有一个美特斯邦威,准备要黄,能不能盘活还是个未知数。

在这里分享一个冷知识,很多人以为美特斯邦威是个假洋鬼子,其实误会了。“美特斯邦威”的名字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寓意的:

美:美丽

特:独特

斯:在这里

邦:古邦/国邦

威:威风

翻译过来就是:美丽独特集中于此,扬我国邦之威。所以,不要再说它是国外的了,美特斯邦威真的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国货。

02

美特斯邦威创始人叫周成建,他可是营销鬼才。

第一,借位宣传。1995年第一家店开在温州松台山的解放剧院旧址上,毗邻繁华的三角城头皮鞋批发市场,当时的信河街还没拆迁改造,人流如梭。

周成建为了宣传铺设了长达几公里的红地毯,并且包下全城双层巴士的车身广告。这惊人举动引来央视采访,结果一炮而红,开始走向了全国。

第二、借鸡下蛋。一无资金,二无厂房,三无设备,那咋搞?

周成建跑了一趟广州江苏,发现很多一流生产线的企业因为没有订单而停产。他灵光一闪,“既然这么闲着,为何不能让它们为我运转呢?”于是跟企业协商,让他们代工生产自己品牌的服装。

「自主设计,生产外包」,他用这种方法解决了几亿元才能建立的生产线。

第三、借网捕鱼。解决生产线问题后,周成建又发现,其实,销售也犯不着亲力亲为,通过特许加盟,完全可以风险共担、合作双赢。

第四、借势发力。所谓借势,就是借助明星的号召力。周成建眼光精准,大胆押注郭富城、周杰伦等明星。

尤其是杰伦的一句「不走寻常路」的广告语,瞬间让美特斯邦威火遍全国。

综上,货不是自己的,店不是自己的,只有品牌和核心数据是自己把控。

很多同行都跟不上周成建脑洞大开的节奏,认为就是个皮包公司,但没想到美邦越做越大:

1995年销售额仅500万,1996年就超5000万,1997年过亿。甚至2000年之前,美邦一分钱应付款和应收款都没有,现金流好得一塌糊涂。

03

2005年,上海听说服装界竟然有如此天纵之才,大腿都拍烂了。

为了招揽他过来定居,上海真是费尽各种心思:

“周总啊,我这边号称时尚魔都,你又是服装界的杠把子,你来我这里,咱们联手肯定可以干番大事业。“

此外,上海还各种帮扶,各种政策红利,好几个核心地块几乎是打骨折送给周成建的。

说直白点,上海相当于惜才的曹操,为了拉拢关羽,不但封关羽为汉寿亭侯,还投其所好,将当年吕布所骑的赤兔马送给了。

当然周成建也没有让上海失望。

定居上海第二年,美邦营收31亿元,利润4.33亿,在国内排第一。

定居上海第三年,美邦成功登陆深交所,成为第一个上市的休闲服装,市值一度接近400亿。

定居上海第六年,是美邦最高光时刻,全国门店数突破5000家,营收接近100亿,利润高达12亿。

最牛逼的是,换算当时汇率,至今仍没有一家服饰企业打破该记录。

周老板连续3年蝉联服装行业首富,美邦也成为上海民营企业第一纳税大户,累积纳税近百亿。

这惊人的纳税数字,真对得起上海的伯乐之恩了。

04

2008年一个深夜,周成建家里来了一位身形单薄的客人,正是他的好友马云。

由于呆在舒适圈太久,周老板飘了,有点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根本没听马云意见:

2009年坚持上线购物平台帮购网2015年又推出APP有在砸下大量推广经费

折腾几年,没有一样成功的。公司显露出疲态,业绩连续亏损,股价从13元高位跌到一块多,品牌衰落之路开启。

相反李宁安踏则以「新国货」作为支点,抓住了电商红利和直播红利,成功登顶了服饰界宝座。

局长认为,美邦之所以落寞,除了周老板沉迷曾经光环的陷阱,温水煮青蛙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周老板是浙商,太注重家国情怀。

我们知道安踏老板是闽商,人家脑子就是活一点,嗅觉更灵敏一点。

你看搞茶叶的90%福建人,开寺庙的90%福建,再到后面的莆田系,就是医疗这个男女健康问题,那又搞医美,反正哪里赚钱哪里开搞。

而浙商,妥妥开拓者和领跑者,但它还有农耕文明之下冒出来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家国情怀。

比如哇哈哈的宗庆后,初心希望有中国人自己的饮料品牌。比如吉利的李书福,希望每个中国人能开上自己的汽车。

而咱们周老板,梦想从中国的裁缝变为全球的裁缝,但太注重家国情怀,反而没有与时俱进,没有把全球资源整合起来,最终错过太多时代红利。

05

今天,一锅100°的热水把周成建烫醒。

最新消息报道,美特斯邦威举家搬到杭州发力电商直播,而周成建也要重出江湖,决心再次创业。

跳出上海,来到杭州,58岁的他,真的还有当年那营销鬼才般的市场洞察力吗?真能在极度内卷的杭州电商界杀出一条血路吗?

要知道,3年前短视频崛起的时候,没有去拥抱,今天才去,是否为时已晚?

这些真正的答案,只能由周老板来亲自回答。

值得肯定的是周老板敢于承认困境,肯低下头,就是为了有一天王者归来,重新走到年轻人的大众视野。

但就像《三体》叶文洁说的,活着是文明最重要的,只要还活着未来就有翻盘的机会。

这也是浙商的一贯精神,失败从来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失败之后一蹶不振。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