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r
ad1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

这个教研室堪称火箭军的“砺剑堡垒”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1-10-20 14:38   作者:中国网   阅读量:4408   

火箭军工程大学作战保障学院某教研室通过“订单式”培养、“导师制”帮带、“实战化”锤炼,为助力火箭军阵地实战化保障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这个教研室堪称火箭军的“砺剑堡垒”

“王教员,我们在调试柴油发电机组时遇到了难题,需要您的支援!”

“没问题,我尽快赶到!”

记者了解到,这个教研室让教学科研聚焦实战化,让科研工作直通未来战场,培养出大批技术骨干,被评为火箭军“砺剑堡垒”。

硕果累累,科研直通未来战场

忙碌了一天,来不及回家,教研室的三级教授李爱华又拉起长期放在办公室的行李箱,赶赴高铁站。这次,他要就阵地某系统的相关论证情况去北京总部汇报。

2019年,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实战化保障需求,紧跟装备智能化发展趋势,教研室抽调骨干力量,让李爱华牵头组建了火箭军科技创新团队,对项目关键技术展开集智攻关。

参加创新团队的不只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还吸纳了干劲十足的新教员。刚入职2年的博士教员韩德帅,原本以为自己是新人,需要先适应适应。没想到教研室也让他加入了李爱华的科研团队,负责重大科研项目的关键技术把关。

这样的信任,让队员们迸发出创新激情,全力以赴让项目落地开花。清晨,科研团队坐飞机飞往北京,跟进申报情况;傍晚,再乘飞机返回西安,队员们回到单位整理汇总资料;深夜,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大家争分夺秒……

“从战场上来,到战场上去。”这个由教研室主任王涛倡导的科研理念,早已转化为全室上下的自觉行动。

前些年,他们瞄准基层阵管分队点多人少、训练器材匮乏、训练手段单一的现实情况,开始研制“专业模拟训练系列装备”和“三维仿真虚拟训练系统”。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该教研室副主任张瑞祥回忆道,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每一张设计图、每一次电气加工、每一个工艺都要经过集体调研论证。最终,该装备和系统面向基层推广了百余套,极大提升了阵管分队训练质量和效益。

脚踏实地、聚焦战场,自组建以来,这个教研室先后承担科研课题6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8项,取得国家专利授权13项,软件著作权23项,24项科研成果在部队得到推广应用。

培育人才,为阵地保障提供支撑

教研室虽然人少,但承担的任务可不少。数十项重大专项任务,使这里成为培养高素质阵地保障人才的“孵化源”。

为更好服务部队、解决基层官兵遇到的现实问题,教研室每年都会安排人员到阵地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咨询保障,有力支持了部队的正常训练和任务完成。

这些年,他们聚焦学科专业建设,制定实验室发展规划,包括成功申请到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电力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被列为陕西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技术实验室被评为“军队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同时,他们着眼阵管技术培训,与上级有关单位沟通协调,率先在全军创建了阵管士兵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依托优势资源,通过“订单式”培养、“导师制”帮带、“实战化”锤炼,为助力火箭军阵地实战化保障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截至目前,该室承担了国防工程5个工种鉴定任务,组织多批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出了大量的技术骨干,制定修订军用标准16部、技术规程30余部,为业务机关提供咨询报告12份,编写培训教材30余部。5人次获军队院校育才奖,2人获全军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8人被评为“火箭军优秀教员”。

初心不改,情怀引领强军梦想

张瑞祥始终记得多年前的一个场景——

那年冬天,他在一个导弹阵地上调研时,看见几名年轻的战士抱着被子跑来跑去。原来,山沟日照时间短,经常是太阳只出来个把小时又落入茫茫大山。为了抓住仅有的一会儿工夫晒晒被子,战士们只能追赶太阳的脚步。

看到这些可爱、可敬的战士,他下定决心,要用科研为战士们服好务。

时光荏苒,“导弹绿”换成“孔雀蓝”——军改后,张瑞祥成为该室第一个转改文职的人。

他说:“吃螃蟹需要勇气,更需要一种情怀。不管穿什么,为部队管理进行服务是不变的职责。”

张瑞祥的选择与转身,也激励了该室数名现役干部加入到“孔雀蓝”方阵。

2019年,是教研室改革重组后的第二年。专项任务增多,通风空调教研组组长汪波感受到了沉甸甸的担子。

科研攻关、教学比武、专项招标……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为了让组里人安心科研,不影响项目研制进程,汪波兼顾组里专项招标任务的同时,自己还加班加点推进电站消烟降温系统科研项目。

一天,汪波正和同事商量项目方案的事情,突然心血管疾病发作,倒在了办公室……待到从病床上苏醒过来,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把那个技术资料给我带来,我再看看。”

为军服务初心不改,该教研室也成为火箭军工程大学的“荣誉收割机”,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教研室党支部被火箭军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这些年,他们每年都会花费大量时间下到基层部队。在那些去过的阵地上,教员们和阵管连的官兵一起种下“成才树”,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树上面。

他们与官兵相约,谁获得了荣誉,就刻一颗星星上去。待10年过后,大家再来比比谁的星星更多更闪亮。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