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揭秘最古老“蜉蝣于天地”的“群婚生活”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22-06-03 09:38 作者:中新网 阅读量:4427
该所研究人员在广西贺州市西湾盆地下侏罗统石梯组发现了丰富的海相和陆生化石,建立了西湾生物群这项研究发现了一层壮观的蜉蝣成虫群体化石,并揭示了最古老的昆虫婚姻行为和昆虫资源脉动现象
相关结果发表在《地质学与历史生物学》杂志上。
最近几天,在王波研究员和张海春研究员的指导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张前启与广西地质调查院合作,对中国南方多个地区早中生代陆相地层进行了详细调查。
这个研究团队开展了地层学,古植物学,古昆虫学和沉积学的综合研究,将在石梯组发现的鲨鱼卵鞘,昆虫和植物化石与前人报道的其他化石一起命名为西湾生物群。
同时,基于沉积学和埋藏学的分析,大量天地蜉蝣的化石证据揭开了最古老的昆虫婚配行为。
据研究人员介绍,婚飞是指昆虫羽化后成群繁殖的现象这一次,研究小组在石梯群中发现了一层壮观的成年蜉蝣集群化石,有数百只个体蜉蝣这些蜉蝣属于一个新的分类群——张侏罗纪白蛉,属于白蛉科这是首次在中国发现砂胡椒科,是该科已知最完整的化石
一般来说,现在的蜉蝣大部分生命周期都生活在水中,羽化后的成虫只能存活几个小时到几天在短暂的成虫阶段,雄性在空中形成密集的集群,雌性在飞入和穿过雄性集群的过程中必须找到雄性进行交配,然后找到合适的地方产卵,从而实现后代繁衍
过去,蜉蝣的群婚飞行只在有冠蜉蝣群中发现这一发现表明,这种复杂的群婚飞行在早侏罗世的蜉蝣骨干群中已经存在
此外,这项研究揭示了最古老的昆虫资源的脉冲效应研究表明,侏罗纪蜉蝣在短时间内浮出水面,形成昆虫从水到陆的脉动,可能导致滨水栖息地生态系统通量发生巨大变化,进而影响基础生态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西湾生物群蜉蝣群落的发现为研究中生代水陆生态系统关系打开了一扇窗,研究成果也揭示了已知最古老昆虫资源的脉冲效应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资助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站点精选
- 食品加工制造板块跌0.51%黑芝麻涨9.92
- 微信新增FD接口,文件读写更快
- ST博信:公司及会计师已基本完成《二次问询函
- 豫园股份:今天起全面复工豫园商城所有门店均开
- 欣旺达拟23亿投建高性能圆柱锂离子电池项目
- 能源重大工程密集开工绿色投资支撑经济恢复
- 工信部:1-4月手机产量4.8亿台同比下降1
- 4K+65WType-C:华硕27英寸显示器
- 西部利得基金何奇:元宇宙或是下一个比肩新能源
- 消息称AMD即将推出新款RX6300入门级显
- 纽约计划向独居老年人免费提供AI伴侣机器人,
- 同一券商两首席争相覆盖比亚迪!网友:分析师太
- 拓斯达终止东莞沙田海外科技园项目原计划总投资
- 工信部:3-4月光伏产业运行平稳产业链主要环
- 震有科技:拟收购杭州晨晓40.99%股权
- ETF突发首批跟踪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指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