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r
ad1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焦点

华安基金:南向资金大幅流入港股红利板块

来源:国际商业网    发布时间:2025-03-25 10:30   作者:国际商业网   阅读量:8696   会员投稿

行情回顾及主要观点:

港股上周受科技板块回调带动收跌,红利板块跌幅较小: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下跌0.92%,恒生全收益指数下跌1.13%,恒生科技全收益指数下跌4.10%。恒生一级行业中,能源业、公用事业领涨,可选消费、地产建筑业领跌。(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3/21)

资金面上,南向资金流入放缓,被动型外资流入激增,主动外资流出放缓。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230亿港元,为前一周的三分之一;被动外资流入港股18.3亿美元,规模为前一周的三倍多;主动型外资流出4.7亿美元,流出规模小幅放缓。

行业流向上,以龙头银行为代表的港股红利板块受到资金追捧,近一个月南向资金流入港股金融业超370亿港元,仅次于恒生科技相关板块。保险等机构资金较为青睐港股的高股息板块,一方面是因为港股的股息率整体高于A股,同一公司的H股股息率往往高于其A股;另一方面是非标资产到期和利率下行的资产荒大背景下,高股息策略的性价比尤为凸显。

港股央企红利的股息率更高、估值更低。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达7.19%(vs中证红利6.31%),PB为0.60,PE为6.16。其全收益指数自2021年初以来累计收益95%,相对恒生全收益指数超额收益94%。(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3/21)。

展望后市,国内降息周期下的低利率环境、经济弱复苏的背景均利好红利策略,市值管理指挥棒下央国企的分红意愿和能力均较强,港股通央企红利的股息率优势显著,配置价值较高。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代码:513920)简介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旨在反映可通过港股通买卖并且第一大股东为内地央企的香港上市且拥有高股息的证券的整体表现。随着央企改革持续推进,该产品将有助于投资者把握央企估值重塑的投资机遇。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是全市场首支叠加港股、央企、红利三重属性的ETF。场外相关产品有: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联接A(020866)/联接C(020867)。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上周表现

交易代码

基金名称

净值

规模(亿元)

周成交额(亿元)

513920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

1.4015

35.72

11.63

数据来源:Wind,华安基金,截至2025/3/21

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前十大权重股表现情况

证券代码

证券名称

权重

恒生一级行业

近12月股息率

周涨跌幅

1288.HK

农业银行

3.9%

金融业

7.7%

-0.6%

6881.HK

中国银河

3.8%

金融业

4.1%

-6.7%

0998.HK

中信银行

3.7%

金融业

9.0%

-0.5%

1336.HK

新华保险

3.5%

金融业

5.3%

-7.3%

1339.HK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

3.4%

金融业

5.6%

-2.5%

0939.HK

建设银行

3.4%

金融业

9.5%

0.6%

1359.HK

中国信达

3.4%

金融业

4.2%

-6.3%

1398.HK

工商银行

3.3%

金融业

8.8%

-1.4%

6818.HK

中国光大银行

3.3%

金融业

9.2%

2.2%

0267.HK

中信股份

3.2%

综合企业

5.9%

0.7%

数据来源:Wind,华安基金,截至2025/3/21

风险提示:

以上仅为标的指数当前成份股分布的客观介绍,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投资收益的保证。指数公司后续可能对指数编制方案进行调整,指数成份股的构成和权重可能会动态变化,请关注部分指数成份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本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属于较高风险、较高预期收益的基金品种,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联接基金主要通过投资目标ETF紧密跟踪标的指数的表现。本基金预期收益与风险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具有与标的指数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产品收益存在波动风险,投资需谨慎,详情请认真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