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会医院首席医疗官项乃强:为中国最开放城市“点赞”
来源:国际商业网 发布时间:2018-08-07 09:07 作者:国际商业网 阅读量:7337
改革开放40年来,外资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1989年,外资医疗开始进入中国医疗服务市场,2014年后进入发展提速期。近年来,外资医疗机构正在不断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医疗健康需求。目前,上海拥有外资医疗机构(含港澳台)25家,其中,于去年10月开业的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是上海首家三级规模综合型外资医院。
开放创新环境引投资者“点赞”
作为嘉会医疗首席医疗事务官,中国的改革开放让项乃强医生看到的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更看到了人们思想闸门打开后涌出的惊人表现。2014年,上海嘉会国际医院开工前,曾因为清洁、污物走道方案与国内规范不同一度陷入延期尴尬。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没有一纸否定嘉会的设计,而是立即联合多部门主动与投资方沟通,反复论证设计方案,最终认定嘉会设计的清洁走道方案是国际成熟做法,结合国际上严格的标准化医疗流程管理将大大提升日常工作的效率。
这一肯定,不仅为医院的建设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更为国际化医疗和医疗服务质量的实现保驾护航。这样的解决方案得到了外方设计、项目筹建团队的认可,甚至在业内也引起不小反响。上海的卫生管理部门勇于打破壁垒,积极引入国际化医疗经验的做法引得不少投资者“点赞”。“上海是全中国最开放的城市!”对于嘉会团队选择在上海启航的决定,项乃强医生无比自豪。
项乃强出生于中国香港,上世纪70年代移民美国,90年代初首次来到大陆,初次看到被中国人称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时,失望的他第一反应是:“That’s it?(就这样?)”而这些年来,中国飞速的发展让身处美国西雅图的项乃强看到了祖国进步的脚步。“最初来美国学习的中国医生,至少是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的,渐渐地,中低年资的医生来得越来越多了,后来主任级的医生几乎不再来了,这说明,中国的医疗技术、医生的水平正在快速成长。”
在日渐密切的国际学术交流中,这种巨变给项乃强医生带来的冲击更为明显。他愈发感慨于大陆过去十年医疗技术和环境的变化,坦言“上海的某些医疗技术已经和发达国家持平甚至有所超越!”
在以顾问身份投入嘉会项目的最初几年间,他本以每月一周的频率往返于上海和西雅图。那段时间,上海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上海人的勇于创新、勤奋好学都坚定了他回归祖国,投身上海这片开放热土的决心。但与此同时,感到两份重任难以兼顾的他意识到“是时候做出取舍”。2016年,项乃强医生正式辞去了美国西雅图瑞典医疗中心神经外科主任一职,正式回到中国,全职扑在嘉会项目上,并开始了他以首位多点执业外籍专家身份在上海仁济医院南院操刀手术并带教的旅程。自此,他也成为了一名“新上海人”,第一次在上海过了一个“中国年”——春节,感受到这座城市瞬息万变的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愈加向往。
“双赢”模式为上海提升健康素养
随着嘉会的正式运营,上海乃至国内居民同步享受世界顶尖医疗服务成为可能。以肿瘤领域为例,患者通过嘉会国际多学科会诊平台,在上海就能接受与美国麻省总医院肿瘤中心的流程、质量标准、护理品质完全一样的医疗服务,还能获得中美顶级专家的联合诊断,获得国际最新的精准治疗方案和临床试验机会,省却了出国看病过程中的舟车劳顿、语言障碍等,大大提升患者获得治疗的效率、质量和便捷度。
而外资医院的成立改变的不仅仅是就医条件。随着更多的本土医务人员的加入,嘉会通过与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最大的教学医院——美国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GeneralHospital)的合作,输送中国医护人员赴美接受国际标准的专业医疗技术和管理培训,对“专科强、全科弱”的中国模式医学生们进行系统化的全科培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分级诊疗,其根本是改变目前中国患者无序就医的现状。
“在美国,全科医生会给病人分类,如果自己无法解决,就会告诉你接下来去哪个专科就诊,而在中国,患者常常不知道自己该看什么科,看一种病内外科兜一圈,耽误了病情。”项乃强医生说,嘉会的这个全科医生培训项目也引起了上海卫生管理部门的重视,未来,这样的全科医生培养项目或许将为中国医学生的培养模式提供借鉴经验。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邬惊雷表示,鼓励发展社会办医,是落实《“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深化医改、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嘉会国际医院项目的实施,是上海优化医疗服务体系、大力促进健康服务业和社会办医发展的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国际先进医疗技术和管理服务向上海流动聚集、创新改善上海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探索。这样的开放与探索还在继续。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